第4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于1月18日至28日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名演员为观众表演30个节目,角逐马戏节最高奖项“金小丑”奖。
在2018“中国-欧盟云岫谷农家院旅游年”开幕之际,主理方特地约请多个中国杂技节目前来竞技,包括上海杂技团的《突破-抖杠》和《攀登-集体造型》两个保留节目、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的经典节目《五人踢碗》以及小我参赛节目《女子软钢丝》等。
曹建平说,中国杂技一贯以技术上风见长,挑衅高难技术是我们的强项,在集体项目上上风更显明,此次参赛的中国节目都经过千锤百炼,水准很高。
她说,上海杂技团在抖杠表演中赓续突破自我,连蹦本是中国杂技不擅长的领域,但演员们挑衅极限,实现延续直体翻转和旋翻,这对演员配合度、精准度和平衡感要求极高。《五人踢碗》技术纯熟,民族风情浓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中国杂技的高水准。
曹建平说,蒙特卡洛马戏节的入选节目质量特别很是高,传统与创新并重,不少节目完善融合了当代审美与杂技技巧,“在挑衅高难度技术的同时也向审美意境挑衅,并且演员体现力十分雄厚,艺术感染力很强”。
她认为,中国杂技不应该局限于已有情势,要学习国外尤其是西方节目体现出的意境和创造性,开发更多新情势和项目。
在曹建平看来,马戏、杂技表演不受文化、背景、年龄等限定,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艺术情势百度网站排名,应该拥有更多市场空间,中国必要加快演出场地和平台建设,“让马戏、杂技表演有固定场地和表演时间段,让观众知道到哪里可以看到演出”。
她说,目前中国马戏行业发展敏捷,并在2013年创建了中国国际马戏节,盼望马戏节、杂技节可以走进更多城市,让民众在冬天、阴雨天时能够全家共享马戏带来的欢乐。
此外,她呼吁在杂技演员的文化学习、培养和深造方面增强扶持力度。杂技表演容易受伤,又是青春职业,期望可通过与体育院校合作等多种情势增强演员的文化教育,不仅能进一步提拔演员表演水平,也给其将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中国杂技表演人才济济,也拥有演习杂技的传统,假如能进一步解决演员的后顾之忧,中国杂技的发展前景将特别很是广阔。”( 记者 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