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城市人口人均占据公共绿地超14平方米,四大森林城市群初步建成
打通城市间森林、湿地斑块之间的生态联系
到2020年,四川省城市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14平方米以上,比2015年增长2.62平方米。届时,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初步建成。11月29日,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联合印发《四川省森林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2020年)》,正式启动四大森林城市群建设。
省绿委办相干负责人透露表现,建设森林城市群重要体例是推动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规划》分别给出各森林城市群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义务。建设目标方面,除提拔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外,到2020年各城市建成区公园500米服务半径的人口覆盖率超过80%,全省城市紧张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超过70%,水体岸线天然绿化率超过80%。重点义务方面,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例,针对该区域城镇化率较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实际,《规划》提出,珍爱现有城市森林基础,强化重要河流和主干道路的绿化,打通城市间森林、湿地斑块之间的生态联系。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地,我省将建立健全跨区域森林城市群建设共建共享机制,以及营造林、投融资、绩效考核、监测和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其中,从明年起网络营销公司,我省将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纳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系统。对建设成果进举措态监管,并建立荣誉回收撤销机制。
森林城市群是指具有总量适宜、格局优化、功能完整,以森林、湿地为主的生态体系的城市群。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城市群的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城市数量和分布等,我省已划定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川南森林城市群、川东北森林城市群和攀西森林城市群。